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31日讯(记者 汤莎)组建首批28位金融顾问团、首发五大创新创新产品,为人才企业提供“从实验室到IPO”的全周期支撑……深圳正以一场“金融春雨”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向全球人才发出“深圳欢迎你”的强音。
3月31日,深圳市委组织部、市委金融办、市人才工作局联合举办“融聚才智 创赢未来——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活动”,系统发布金融赋能人才发展“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服务项目。
来自深思实验室杨军院士商业战略顾问胡晓芳会后激动表示, 企业需要金融和投资血液,需要商业化落地协同的措施,这次会议是一个很好的桥梁和嫁接。这样高水平政策的密集发布,彰显了政府扶持的决心,这些高纬度顶层设计,将为深圳构建又一个“科技创新的春天”战略格局。
构建多层次金融赋能体系
打通金融服务人才“最后一公里”
“今天的深圳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求人才,也比任何时候都更能成就人才。”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市委金融工委常务副书记、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时卫干表示,深圳始终把人才作为这座城市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强大的生命力,正着力构建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下来将通过数字化运营、定制化产品和生态化协同,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滴灌人才发展,助力深圳打造全球人才创新创业优选地。
活动现场,市委金融办整合一批头部金融机构资源力量,集中推出人才创新创业金融服务项目,首批14家金融机构获“深圳市高层次人才金融服务合作伙伴”授牌。据了解,本次推出的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覆盖银行、保险、证券、创投等全业态。针对企业初创、成长、成熟不同阶段提供“种子训练营”“科创先锋贷”“上市加速工场”等伴随企业成长“全周期”的定制化产品;整合深圳金融各业态资源,推出3000万元“园区贷”、知识产权保险、40亿元并购基金等“全链条”特色产品;为人才提供医疗、子女教育、文化体验等“全方位”支撑,着力打造人才服务生态圈。
金融顾问团“把脉开方” 护航人才创业圆梦
为更好帮助人才企业突破投融资困局,提供专业金融辅导,深圳首次组建“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顾问团”,交通银行谢磊、国投证券韩志广、凯丰投资王东洋等28位业界大咖集体亮相并获聘出任“创业顾问”,他们熟悉深圳产业生态、具备产融多方面实战经验,将以多维度的专业智慧为深圳人才创新创业事业提供政策咨询、风险防控、资源对接等“家长式”“呵护式”成长服务,担当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助力人才“少踩坑、快成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邓晓俊表示:“深圳将以更大力度集聚全球英才,让每一位创业者都能在深圳找到成长的土壤,每一次创新都能获得资本的托举。”
五大创新产品首发,政企协同打造金融生态
结合人才创新创业难点、痛点,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通力合作,五大创新产品首次集中亮相。国任财产保险开发“创业项目费用损失保险”为创业者兜底,抵御项目失败的经济风险;浙商银行深圳分行“科创企业大股东助力贷”支持Pre-IPO股权结构优化、企业股权回购、增资扩股等,Pre-IPO企业股东可获7年期、最高60%交易额的并购贷款;高新投集团“鹏城英才贷”针对人才项目科研、技术改造、成果转化等,提供300万元灵活贷款。担保集团“孵化贷”面向“20+8”产业集群创业者,最高可获500万元、3年期融资支持;宁波银行深圳分行全国首发“创投人才卡”为全市创投人才打造“投、融、管、退”全链条解决方案。这些产品犹如“及时雨”,覆盖从种子轮到IPO的全周期需求,让创业者“融资不难、追梦有底气”。
在接受深圳新闻网采访时,宁波银行深圳分行零售公司管理部总经理高星表示,很感谢市委金融办搭建的政银企赋能人才创新创业平台,通过整合政府、企业、投资机构、金融机构等各方资源,精准对接人才创新创业所涉及的融资需求、出海等服务,将为广大人才在深圳创新创业、创造美好生活提供金融活水支持。
近年来,深圳不断优化丰富人才金融服务体系,设立规模300亿的天使母基金和人才创新创业基金,累计投资项目926个;创新推出研发贷、并购贷等产品,2024年末全市科技贷款余额达9873亿元;支持企业赴海内外上市融资,累计上市企业达579家,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生态圈”逐步形成。接下来,深圳将进一步丰富各类金融工具、产品、服务,搭建“全链条投融资平台”,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巩固“人才引领创新、资本助推产业”的良性循环。
面对这一系列的金融政策福利,企业人才代表胡晓芳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面对记者采访时,她不断提到“细致”“贴心”,“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立刻回去研究这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