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跪在担架床上进行心肺复苏。 (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2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通讯员 张博)在狭窄的电梯间里,为了给突发心梗的患者赢回抢救时间,一名深圳护士一直跪在担架床上进行心肺复苏……近日,一段这样的视频在社交媒体账号上突然火了。
3月25日一早,63岁的柳先生(化名)因胸部不舒服,在女儿的陪同下,前往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心内科就诊。
上午8时49分10秒,两人踏入门诊电梯,柳先生捂着左胸口,站在电梯的角落。监控显示,不到30秒后,柳先生用右手撑着额头,摇晃了一下,便倒了下去。惊慌失措的女儿一边扶着柳先生,一边大声呼救,“救命啊!”“来人啊!”电梯里的其他人员也帮忙呼救。
此时,正在门诊抽血室工作的护师姜晶、吴淑惠听到呼救声,马上带着急救箱和担架床冲到了电梯间。监控画面显示的时间为8时50分13秒。冲在最前面的姜晶看到柳先生口唇呈紫色,拼命张口呼吸,她摸了一下柳先生的脖子,发现他颈动脉搏动消失,立刻与闻讯赶来的皮肤科医生洪梓德、护士吴丽芳合力将他抬上担架床。
时间就是生命,尽快实施心肺复苏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由于电梯空间狭小,姜晶毫不犹豫地跳上担架车,为柳先生进行心肺复苏。监控画面显示,转运过程中,还要经过一段下坡路,姜晶全程跪姿施救,在摇晃的担架车上保持标准按压深度,直到将柳先生送到急诊抢救室。
与此同时,急诊抢救室主任熊玮与胸痛中心主任庞新利带领团队启动了应急机制,心内科、急诊科、导管室、麻醉科等多学科医护人员同步响应。8时53分,急救团队已做好抢救准备。8时54分,抢救室医护人员龙虎、洪晓满、张雨、刘付伟榕等合力完成首次除颤。刚下夜班的叶锦超医生也赶回抢救室参与抢救;导管室提前激活介入手术间,麻醉科全程待命。
9时10分,医生为柳先生进行了心脏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冠脉“三支病变”,也就是心脏三支主要血管都闭塞,心脏供血几近“瘫痪”。“三支病变”是冠心病中最凶险的类型之一,若不及时手术,死亡率极高。心内科梁克纪、何健两位医生为患者紧急实施冠脉介入手术。
从晕倒到心肺复苏,只过去了不到1分钟;再到血管开通,仅用时29分钟……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医护人员上演了“教科书式”的急救。
3月26日,熊玮代表急诊科去看望了柳先生。术后第二天,他已恢复良好,面色红润。
柳先生的太太和女儿找到了姜晶,抱着她放声大哭,感谢她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拯救了一条宝贵的生命。她们不知道的是32岁的姜晶刚刚休完产假上班不久,她2017年加入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一直在急诊科工作,产假回来后才刚调到抽血室。
“把阿叔送到抢救室,我才发现自己浑身是汗,腿软了,手也一直在抖。”姜晶说,“我的同事比我更不容易,我产后还没恢复,现在还有130多斤,加上阿叔的重量,肯定超过260斤,他们推着担架床两分钟跑完几百米的坡路,大家都觉得堪比马拉松。”
该院业务院长陈蓟表示,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是深圳市胸痛定点救治医院,心血管急救绿色通道24小时全天候、全年不间断开放,实行“先救治后付费”、跨区域联动等创新机制,近3年急性心梗救治成功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