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无愧于创新之城美誉” 外资企业“广东行”代表盛赞深圳营商环境和创新活力
2025-04-04 08:44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深圳无愧于创新之城美誉” 外资企业“广东行”代表盛赞深圳营商环境和创新活力

人工智能朗读:

昨日下午,参加外资企业“广东行”的嘉宾参观光明科学城。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钢 摄

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4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4月3日,中国贸促会组织的外资企业“广东行”活动走进深圳。来自36家外资企业和8家商协会近80位代表通过实地考察、政企座谈、交流对接等形式,深入了解深圳营商环境与产业机遇,共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动能。

深度交流对话 共商合作机遇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凭借创新活力、完善产业体系及优越营商环境,成为外资企业布局中国市场的重要战略选择。此次外资企业“广东行”活动走进深圳,旨在帮助外资企业深入了解深圳产业优势、政策红利与投资机遇,深化与本地政企的交流对接,打造深度感知深圳创新活力与政策温度的平台。

活动期间,高通、霍尼韦尔、通用电气、丸红株式会社、万豪、IBM、阿斯利康、东亚银行、佳能、索尼、福特等外资企业及加拿大加中贸易理事会、中国美国商会等商协会负责人围绕深圳惠企政策、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物流运输、金融服务、先进制造等领域,与深圳市相关部门及各区政府负责人进行了充分沟通,探讨合作新机遇。

“我们非常重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目前深圳已拥有万豪旗下26家酒店,深圳是万豪国际在中国的重要市场。”万豪国际大中华区政府事务副总裁申佳林表示,未来除继续加快在深的酒店布局之外,万豪将进一步发挥国际品牌优势,吸引各国旅行者畅游中国,助力深圳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

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夏权表示,该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已有30年,与中国移动生态伙伴的合作范围从智能手机领域扩展到PC、汽车、物联网、扩展现实等众多领域,其中很多合作伙伴都来自深圳。

“我们早在2016年就在南山区成立了高通深圳创新中心,在推动本地创新和提供客户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夏权表示,下一步高通将持续深化与深圳在内的中国产业伙伴间合作,深化5G与AI的融合,推动终端侧AI在消费电子、工业、汽车等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感受深圳变化 点赞营商环境

在深期间,代表团一行先后参访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圳国际仲裁院、光明科学城等地,实地考察深圳城市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环境及相关配套设施。

在前海展示厅,代表团详细了解了前海“扩区”后的发展规划及在金融开放、跨境数据流通等领域的制度创新成果。记者了解到,2024年,东亚银行位于前海的新大楼正式启用,成为该行依托前海区位优势,抢抓深圳和大湾区机遇的重要支撑。

频繁来往于香港和深圳之间的东亚银行副行政总裁毕明强感受很深。“我经常到深圳,对这里的印象非常好。深圳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每次来都能看到新变化,无愧于创新之城的美誉。”

他介绍,自1985年在深圳设立代表处以来,东亚银行持续深耕本地市场,并积极参与深港数据基建项目“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推动跨境金融便利化。“未来,我们期待能在对接深圳企业出海需求、丰富深圳金融市场供给等方面参与到深圳的城市发展之中。”

活动期间,多位外资代表纷纷称赞深圳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蓬勃向上的创新活力。“深圳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城市,通过走访座谈,我充分感受到外资企业在这里所拥有的巨大发展机遇。”艾奇蒂现代英维高(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高级总监朴仁福表示,后续公司将会考虑投资深圳。

“深圳为外商提供了很可观的商业机会,目前已有很多墨西哥企业在这里落地。”中国墨西哥商会副执行主席维克多·卡德纳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了解更多关于深圳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探寻更多合作机遇。

数据显示,2024全年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738家,增长21.7%,占全国比重16.4%,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锚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一目标,深圳正以更大魄力推进制度型开放,全力提升全球科技创新枢纽功能,加速集聚各类高端要素,推动更多外资企业融入深圳发展大局,携手书写更高水平开放合作新篇章。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郑晓鹏]
推荐阅读
  • “深圳标准”已发布152个目录 232家企业获得认证 2024-12-19 08:43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深圳标准认证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发展研讨会了解到,截至2024年末,深圳标准认证已发布152个产品和服务目录,232家企业的455个产品和服务通过了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