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10日讯(记者 何亚南 曾思达 王茜)4月9日下午,深圳曼彻斯通城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礼堂里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携手深圳新闻网举办的2025“中华文化少年说”深圳首场校园专场活动在这里火热举行。来自不同国籍的学生们用流利的英语,向现场观众讲述着他们眼中的“了不起的中国智慧”,为传统非遗文化注入活力。
一排排红灯笼,造型各异的剪纸窗花,画有京剧脸谱的折扇……整个礼堂在传统元素的装点下,散发着浓厚的中华文化气息,为即将开始的比赛营造出温馨、祥和的氛围。
活动中,曼校学子身着汉服,头戴荆钗,手执竹简或佩戴中国传统吉祥饰品,自信登台,用流利英文讲述中华文化的深邃智慧。他们从东坡肉中解读苏东坡“随遇而安”的豁达与仁爱,从饮食文化中领悟尊重时令、热爱自然的哲理;从榫卯结构、故宫神兽中探寻古建筑的精妙匠心,让沉睡千年的智慧焕发新生;从鲁班锁的奥秘到敦煌飞天的彩绘,从油纸伞、核雕的工艺到四大名绣的“道法自然”,学子们以生动的语言向世界展现中西文明交融的密码与中国匠人精神。他们畅谈丝绸之路、年兽传说和蹴鞠游艺,绘声绘色的呈现让评委赞叹不已。
深圳曼彻斯通城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校长Benjamin Webster表示,“很高兴看到我们的学生用英语把中华文化阐述得如此清晰和流利,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并顺利完成了演讲,看到他们精彩的表现也让我更加了解中国的美食和剪纸等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少年说’活动非常有创意,学生在准备和演讲过程中不仅深入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还锻炼了英语表达和沟通能力,非常有意义。”深圳曼彻斯通城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初中部学术主任、中文组组长蔡幸娜表示,学校的中文课程需要兼顾不同背景学生的需求,具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同时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特别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设立了非遗文化馆,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此外,学校还通过校外拓展活动,如扎染体验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悉,深圳曼彻斯通城堡学校非遗博物馆集“科普+展示+教学”于一体,汇聚呈现了龙华区成功申请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大船坑舞麒麟,市非遗项目有麦金画、红木家具制作技艺等。学校还成立了非遗大师工作坊,每周固定时间开设非遗文化课程,邀请非遗大师向曼校师生传授麦金画、剪纸、鲁班锁、舞麒麟等非遗技艺,让他们从“观”出发,在“做”中体验。在日常的文化氛围营造、教育教学、研学活动等方面,曼校非常注重非遗文化渗透,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学习与成长,更好地领略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MIS9年级学生Daniel Izzan 和Sydney Cui看来,“文化传承小使者”这个身份如同一个文化沟通的桥梁,可以学习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并且把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传递到全球,促进全球化的发展。
“中华文化少年说”活动已开展有10个年头,每一年打造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主题,鼓励青少儿通过双语演讲,为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今年“中华文化少年说”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携手深圳新闻网在深圳地区全面展开,深圳英孚青少儿英语作为执行单位,共同为青少儿搭建一个展示才华、传承文化的舞台。
活动围绕游艺间的智慧、艺术里的智慧、舌尖上的智慧、工匠中的智慧四大话题,精心编写了36篇双语朗读篇目,覆盖幼儿组(3-6岁)、小学组(7-12岁)和中学组(13-18岁)三个年龄段,在整个活动期间,学生都可以进入线上平台进行演讲练习。即日起至4月27日,全市符合年龄要求的学生均可通过深圳新闻网官方平台参加活动,无需缴纳报名费、参评费,优秀学生还将获得证书及奖品,各组别的特等奖和一等奖还将晋级全国总决选,有机会获得价值超过1万元的“丝绸之路文化研学营”名额。(点击参与活动>>>https://center.lxtianhu.com/efch2025/index.php?r=site/index&code=003yPm000Tbp2U1PIO3002i0tC2yPm0h&state=17a5f17afcf3868b6c3bbe4f62177068#/)
扫码参与。
接下来,“中华文化少年说”校园专场活动还将在深圳多所学校陆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