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哥”中国之行在深圳特种兵式旅游直播带来的热度还未散去,国务院近日发布《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新增深圳等9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国家体育总局昨天公布开展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的30个城市,广州、深圳又双双入选。
借着一波又一波的起势和利好,今天,深圳召开的加快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尤为引人关注。这次会议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出席并讲话,市长覃伟中主持会议并提出工作要求,会上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制,提出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加快打造世界级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
小政觉得,这次会议既是对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会部署的落实,更是深圳旅游业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的自我要求,也凸显了在当下特殊经济形势环境背景下大抓旅游业的重要性:
首先,旅游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是拉动内需、带动消费、促进就业、活跃市场的重要力量,在当下更是经济稳增长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次,旅游业是带着文化温度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事关提高生活水平、创造高品质生活,增进体验感幸福感获得感。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胡 蕾 赖 犁 毕 晗 通讯员 邱宇辉 黄海峰 摄
再者,旅游业对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甲亢哥”的中国之行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深圳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此次通过“甲亢哥”的直播镜头向世界展示的科技力量、城市面貌和其所代表的未来感,正是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加立体真实可亲可爱的中国的重要窗口。
深圳其实从设立之初就被明确赋予“建设成为吸引港澳游客的游览区”的任务。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蜜湖、大小梅沙、蛇口、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谷,还有本世纪初的东部华侨城,都在全国享有知名度。
深圳发展旅游业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在区位、交通、海洋、气候、生态、历史文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人文、产业和科技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具有极好的特色优势,且正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当下正处在各类旅游大发展的黄金期,人们对出行和旅游显示出远超其他消费形式的极大热情。从入境游看,我国持续扩大单边双边免签范围、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2024年全国接待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同比增长60.8%,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8%,这为深圳这样的国际化城市、口岸城市带来了巨大客源;
从国内游看,旅游日益成为居民刚需,2024年全国国内出游56.15亿人次,游客总花费5.75万亿元,人均每次花费1024元、创历史新高。
从游客需求看,更加追求旅游品质、重视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体验,对旅游目的地城市综合配套要求越来越高,对深圳这样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极大利好。
尽管有实力有基础有利好有机遇,但世界级观光旅游闲度假目的地这个更高的目标,要求深圳走得更好更快更远。小政获悉,此次会议对此明确提出几个方面部署——
要打造具有全国号召力、世界影响力的标志性旅游景点和高水平旅游景区,挖掘深圳在区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产业科技、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前沿诸多方面资源,打造具有深圳特色和优势的旅游产品,推出更多极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加快建设高品质的极富吸引力竞争力的观光旅游产品供给体系;
要重点抓好住宿、餐饮、出行、购物、文化娱乐体育、商务会议展览、公园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工作,加快建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休闲度假游产品供应体系。
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坚持线上线下共同发力,面向全国全球开拓市场,把分众化、多层次的市内、市外、省外、境外、国外各类市场需求充分调动起来,落实好入境游客“即买即退”政策和扩大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最大程度吸引游客,把人流量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增量。
市民游客在大鹏所城游玩购物。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要抓住观光游和休闲度假的各重点环节,坚持国际视野和国际标准,提供最好最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最大便利,塑造与深圳知名度美誉度相匹配的旅游品牌,立志打造周末节假日畅游地、“出国旅游替代”首选地、入境旅游第一站。
要持续营造好的秩序、好的形象、好的口碑,营造良好旅游环境,打造高辨识度城市IP,全域打造游客友好型城市。
会议还提出深入学习借鉴国内外旅游名城的成功做法,抓紧研究出台有力有效促进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抓紧梳理促进旅游发展各项工作,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清单,积极培育和招引旅游相关企业。形成加快旅游发展的机制和合力,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谋划和系统安排,强化“+旅游”和“旅游+”意识,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加强区域协同合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