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迪 陈跃红 吴岩
《云身》首演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科幻哲理剧《云身》海报。
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20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昨日,2024年度“人民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四川举行,《云身》荣获2024年度“人民文学奖”(特殊文体奖)。《云身》是由南方科技大学陈跃红、吴岩和深圳大学尹迪联合创作的科幻剧本,深圳科幻文学在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前夕迎来高光时刻。
获奖当天,三位作者分别接受了深晚记者的独家专访。
深圳题材深圳编剧深圳导演
剧本获奖、演出破圈,《云身》成为科幻文学多元跨界的“现象级”作品。这种多元跨界为何会诞生在深圳?是否为深圳竞争“科幻之都”又加了重要一分?
陈跃红表示,《云身》能够获奖,应该感谢深圳,感谢深圳一日千里的高科技发展,感谢南方科技大学建设科技人文新文科的眼光以及同事们执着的努力。他们用几年时间潜心体验和创作,在AI潮头到来之际,剧本也破土而出。
吴岩说:“我一直认为,深圳文学应该选择新的、属于自己的独创赛道,并有能力在前沿文学领域做出贡献,《云身》获奖是深圳的荣耀。”
尹迪告诉记者,《云身》诞生于深圳是有必然性的,深圳日新月异的科技环境与天马行空的科幻想象,是这部作品的起点。这里有年轻的观众和有进取心的主创群,这些热情肯定会有一部作品来承载,而且接下来肯定会有更多科幻作品涌现。
《云身》获奖,做对了什么?
《云身》获奖,也是主流文学对科幻文学的认可和褒奖。《云身》做对了什么,才能实现一个又一个“首次”?
对于这个问题,吴岩表示,今天人工智能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最大推动力之一,同时也是焦虑的产生地之一,《云身》深度描写和思考了人工智能主题,赶上了时代的脉搏。此外,人民文学奖特殊文体奖给了“科幻戏剧”,其背后展示的是《人民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界对文学创新、独特创意的承载和支持,比过去有了巨大变化,《云身》可谓恰逢其时。
尹迪分析说,《云身》获得人民文学奖的认可,原因在于作品除了对科技与幻想的关注,还关注现实中的冲突。科技飞跃对普通人生活的冲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自我认同的重建,都是当代观众能够理解和共情的,也是与主流文学重合的地方。这次获奖是主流文学界对科幻文学的鼓励和认可,它意味着科幻和文学能够被整合于一个作品中,并且承载复杂的人物与主题。他相信,今后会有更多创作者去创作人文主义科幻作品。
陈跃红表示,《云身》获奖,在于关注了这个主题背后思想的深意。评委会认为该剧基于碳基人与硅基人关系建构的主题寓意深刻,矛盾冲突设置从科技伦理到人性探索层层递进,开放性的结尾呈现了时代的技术和伦理困境。
三位作者介绍,《云身》是科幻哲理剧三部曲的首部,接下来还有两部作品的创作和演出。第二部《量子幽灵》(暂定名)已经成型,预计将在2025年末实现首版正式舞台演出。
相关链接
《云身》简介
《云身》的故事发生于2050年——元宇宙与数字孪生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人类的真实肉身与虚拟替身“云身”平行生存。随着剧情发展,他们发现,自己的命运其实关系着AGI时代的数字孪生、元宇宙法律,甚至智人在这个地球上的未来前景。
2022年底,《云身》剧本创作完成。2023年开始,由尹迪亲自导演的《云身》版本先在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分别上演。而后,由陈祈充领衔的深圳甸甸巴士剧团在粤港澳大湾区多地巡回演出,获得了观众的广泛欢迎。
深圳历年荣获
“人民文学奖”作家作品
萧相风《词典:南方工业生活》
荣获2010年度
“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
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
荣获2010年度
“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吴君《万事如意》
荣获2023年度
“人民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陈跃红、吴岩、尹迪
科幻剧本《云身》
荣获2024年度
“人民文学奖”特殊文体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