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器人谷”】机器人“特产街”的“深”版图
2025-04-23 12:56
来源: 南方网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机器人谷”】机器人“特产街”的“深”版图

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向具身智能转型的今天,深圳创新走廊“机器人谷”正上演着未来产业的现实图景——清晨,优必选“未来工厂”的机械臂已开始组装新一代Walker S人形机器人,隔壁的智平方AlphaBot正学习汽车线束装配。3公里外的一所高校内,工程师调试着第四代固态激光雷达;隔壁大楼里科研团队正在测试能感知0.1克压力的多维触觉传感器,数据下午就被送进机器人企业测试车间。

这条被称为“机器人大道”的创新走廊位于深圳南山区大学城周边的一条狭长谷地内,“机器人谷”的集聚效应正在形成。这里集聚了优必选、大疆、越疆科技等多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以及南方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具身智能”在这里高效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完整闭环。背靠城市科创实力,狭长谷地里的科创企业抢抓技术风口,共同推动深圳在未来产业的国际赛道不断“上新”。

场景革命:不再是只会走路的机器人

近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上,深圳优必选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制的机器人“天工Ultra”步伐最为稳健,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成功夺冠。

这并非优必选第一次脱颖而出。作为中国首个商业化双足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研发企业,2024年以来,优必选聚焦汽车、3C等制造业重点领域,不断提升人形机器人工具操作与任务执行能力。通过无数次规模化深度应用测试,优必选构建起了人形机器人应用生态。

近期,优必选在极氪5G智慧工厂完成全球首次多台、多场景、多任务人形机器人协同作业测试。测试涉及总装车间、质检区等复杂场景,覆盖协同分拣、大负载搬运及精密装配等工业任务。优必选多机器人联机“入职”,通过多机协同控制技术,构建了联合规划控制系统,实现轨迹规划、负载辨识与柔顺控制的多机协同,帮助机器人稳定搬运每一个大尺寸物件、拧紧每一颗螺丝。

4月22日,2025年“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活力广东”专题活动在深圳启动。网络大V齐聚广东,首站到访坐落在深圳“机器人谷”的企业优必选。“我感觉这里的奇迹更惊艳,超出了我的预期。”财经博主@政中评论 表示,在优必选看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多种可能性。深圳“机器人谷”聚集机器人产业供应链,能更好地发挥供应链之间的相互赋能作用,每一位机器人产业的参与者都有更多创造的可能性。

“机器人谷”位于大学城及其周边,地处阳台山南部余脉和塘朗山之间的谷地,沿着留仙大道、地铁5号线分布,从长岭陂延伸到西丽和留仙洞。

在这条“机器人谷”设立总部的企业除了大疆、优必选之外,还有已经上市的越疆机器人、速腾聚创,以及库玛科技、智平方、肯綮科技、云鲸智能、天羿科技、普渡科技、帕西尼等。

除了优必选,出自“机器人谷”的多个产品在不同细分赛道上大展拳脚,技术突破以惊人的速度转化为生产力,具身智能的技术创新一步步走进产业、融入生活。

越疆科技低成本、高精度的核心产品桌面级机械臂覆盖教育、工业、医疗等多个领域。相较于其他人形机器人,越疆科技的机器人最大的特点在于强调了双手的灵活性,企业从整个机器人的底层的硬件,到软件的控制系统,再到AI技术,全部实现自主研发,为机器人构建出了灵活的“纤纤细手”。

开启了家务清洁智能革命的云鲸智能突围而出,成为扫地机器人领域的一匹“黑马”。近年来团队自主研发机器人自清洁、光谱脏污识别、毛发零缠绕等技术,解决了原有扫地机器人只扫不拖、人工干预、毛发缠绕等技术瓶颈问题。扫地机器人一代代更迭,帮助千家万户解放双手。

如今,优必选、云鲸智能等龙头公司使“机器人谷”热度越来越高,宇树科技在春晚“扭秧歌”爆火之后,也选择在“机器人谷”设立新的办公地点。

15分钟的“产学研”圈:供应链就在家门口

在这条狭长的谷地中,除了如雨后春笋迅速崛起的科创企业,还入驻了不少科研机构,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及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知名高校均落户于此,专注于财经和资本市场教育的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也加入了“群聊”。“高校-研究院-企业”的黄金三角为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铺开新格局。

作为全球电子硬件供应链的核心枢纽,深圳拥有完整的机器人零部件制造体系,无论是触觉传感器、激光雷达、伺服电机,还是动力足、机械臂、灵巧手,都能快速在15分钟的“产学研”圈子里找全配齐。

有了这些天然优势,教授早晨的论文成果,下午就能在隔壁企业的生产线上验证。帕西尼感知科技的触觉传感器直接供应给一街之隔的优必选,跨维智能的仿真数据实时输入智平方科技的训练系统,“上午研发、下午测试、晚上迭代”,机器人产业在这里再次上演了“深圳速度”。

“以前在海外做研发,采购零部件也是从大湾区发货。”帕西尼团队负责人曾直言,如今扎根深圳,供应链就在“家门口”,原本3个月的研发周期缩短到一两周,企业研发降本增效,迭代产品的速度越来越快。

“机器人谷”形成了“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高校以“新工科”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共生联盟”,共享技术、共担成本。

这种生态催生了一批“隐形冠军”:越疆科技的产品技术实现从有到优,占据全球30%市场份额;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出货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一;会跳、打咏春拳的乐聚机器人夸父系列在工业场景中实现5公里零失误作业。

政策赋能:城市未来产业有战略蓝图

以“机器人谷”为牵引,深圳机器人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不俗的竞争实力。近年来,深圳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稳步增长,聚集了2267家人工智能企业和1000余家机器人企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2025年,“具身智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种被喻为“有了物理身体的智能”,相比善于思考的语言大模型,更强调与现实世界的动态交互。

深圳再一次快速行动,出台多个政策为企业提供创新资源和与之配套的政策扶持。深圳新发布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元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10亿元企业20家以上,实现10亿级应用场景落地50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此外,还有《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等重磅发布,为机器人企业发展构建起从技术攻关到终端应用、从产业培育到生态优化的完整政策体系。

一手抓科创建设,一手抓人才招引。深圳南山近期发布的《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提出,通过“成本归零”破解初创企业的生存困境,形成“政府搭台、导师赋能、市场验证”的闭环生态,将创业成本压缩至趋近于零,覆盖人才引入、空间供给、资金支持等全周期需求。

即便具身智能机器人目前仍处于技术攻坚期,资本市场已经用实际行动探入创新腹地,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弹药”。

深创投集团总裁刘苏华在公开场合表示,截至2024年底,深创投累计投资机器人产业链项目48个,总投资额达到14.3亿元,覆盖了机器人及其零部件的完整产业链,其中在深圳投资达4.1亿元,占比近30%。

在近日举行的具身智能产业化发展座谈会上,深交所负责人也表示,将切实做好资本市场服务,为具身智能企业提供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产品、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路演等全链条服务。

“发展具身智能不仅契合深圳的产业生态,也能成为未来产业竞争的关键制高点。”深圳市委科创委办公室主任、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的话语掷地有声。

站在新一轮的新兴产业风口,深具创新基因的“机器人谷”正以深圳特有的速度与精度,再次编写人工智能产业化的全新范式。技术突破与城市生态同频共振,具身智能的产业蓝图,正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黄小殷

剪辑 黄慧诗 陈思琪 张瑞霖

校对 赖玉清梁洁萍

部分内容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央广网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孙逊]
推荐阅读
  • 最高奖励5000万元!广东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2025-04-02 18:59

    4月1日,记者从《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获悉,该政策从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培养引进人才、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12条“干货”政策,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 技术+政策双重催化!人形机器人发展生态逐步完善 2025-02-27 08:34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宋晓刚:人形机器人是整个机器人技术发展或者说机器人产业发展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千万不要割裂开来,还是要围绕地方产业特色,从具身智能应用角度来讲,要差异化发展,不要形成人才、投资、技术,甚至应用市场方面的重复建设、…

  • RoboSense速腾聚创入选高盛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图谱 2025-02-26 14:46

    秉持“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的清晰愿景,RoboSense速腾聚创将立足整机,持续为行业提供机器人增量零部件及解决方案,为机器人开发者缩短研发周期,加速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商业、消费等应用领域的商业化落地,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推动AI机器人时代的快速到来。

  • 探访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 年产望达数千台 2025-02-20 09:39

    题:探访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 年产望达数千台走进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地——智元机器人制造工厂,仿佛步入未来世界:工程师正将人形机器人的各类配件按序组装,数百台“初出茅庐”的人形机器人排列整齐,等待在工程师的“带领”下完成一系列动作测试。

  • 华为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 最快明年量产,有望带动产业链快速发展 2024-12-04 09:32

    国内专业研究机构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1.58亿元,到2030年达到近380亿元,2024年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1%,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将从0.4万台左右增长至27.12万台。

  • 深企人形机器人入职5G智慧工厂 2024-08-07 07:21

    记者日前获悉,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 Lite进入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极氪5G智慧工厂“实训”,在CTU入库上料工位协同员工执行搬运任务,已连续“实训”二十多天。

  • 深企优必选与一汽大众合作 人形机器人要去汽车工厂实训 2024-07-02 08:25

    …此次合作,一汽大众将向优必选开放位于青岛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生产线应用场景,引入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开展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螺栓拧紧、零件安装、零件转运等工作,优必选将投入资源提升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创新力度,丰富在工业场景应用的产品类型,综合优化服务供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