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深圳成为“低空经济”率先腾飞的“天空之城”
2022-12-13 09:32 来源:深圳新闻网
评论员 杨森
“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深圳新的增长极!
日前,中国民用航空局为深圳等第二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授牌。继获得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全国通用航空分类管理改革试点之后,深圳“低空经济”产业领域发展再迎利好。
深圳率先进行“低空经济”试点、试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产业上看,作为创新之城,深圳“低空经济”发展已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无人机领域,深圳毫无疑问是全国乃至全球相关市场的焦点。2021年,深圳无人机年产值近600亿元工业级无人机在全国市场占比约60%,无人机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90%以上,形成了完整产业生态链。在通用航空方面,深圳也起步较早,市内直升机场、停机坪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备,赴港、澳、海洋工作平台交通及市内治安、交通巡查航线已相当成熟,在“低空经济”商业应用上,深圳也走在全国前列。
产业政策层面看,今年,深圳公布“20+8”重磅产业行政,明确了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其中,多个产业集群与“低空经济”相关联,如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等产业集聚形成后,其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将为深圳“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动能。
应该看到,我国在“低空经济”上虽然起步较欧美发达国家稍晚,但拥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尤其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背景下,深圳应当抓住机遇,成为“低空经济”率先腾飞的“天空之城”。
与此同时,近年来,“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无人机配送、巡查,直升机抢救、转运等应用场景,让人们看到“低空经济”巨大社会价值。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低空经济”将有望为交通、物流、文旅、智慧城市等产业、事业发展带来赋能,并成为拉动深圳高端制造业成长的新增长点。
进一步挖掘“低空经济”发展潜力,深圳要进一步发挥特区立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
用好用足特区立法,让“低空经济”发展得到法治护航。如何在保证空域安全的同时激活产业潜能,考验特区立法勇气与能力。2019年,深圳市政府出台《深圳市民用微轻型无人机管理暂行办法》,为无人机在深圳飞行、研发提供法律依据,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引和保障。当前,在包括提高低空空域飞行服务能力、打造无人机综合监管平台、开展无人机末端配送业务试点等领域的立法,已经提上深圳立法和改革的日程。以法治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探索开放空域、管理空域的新路径,深圳也应以先行示范担当进行探索。
发挥“双区”叠加政策优势,让“低空经济”进一步畅通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人流。实现交通高效联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败的关键之一。“低空经济”发展,将进一步畅通深圳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空中交通连接,大大提高交通效率,“低空经济”在高端商务、应急救援等场景的应用,也符合人们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想象。实际上,放眼世界一流湾区,尤其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其“低空经济”都高度发达。我国香港、澳门地区的通用航空业也处于相对领先层面。深圳应当充分发挥“双区”政策优势,为“低空经济”发展争取更有利的政策环境。
打造“低空经济”科研平台,攻克行业共性难题,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低空经济”是不折不扣的创新密集型经济。企业研制安全、稳定低空飞行器需要较长的创新周期。缩短创新周期,降低创新成本,可以说是深圳这几年发展新兴产业的“拿手好戏”。深圳可以发挥全过程创新产业链全要素支撑优势,招揽全球“低空经济”头部企业、高端院所集聚深圳,打造可以攻克共性难题的科研创新名牌,让深圳成为“低空经济”相关技术产、学、研快速转化的高地。强化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全面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作用,深圳定能推动区域优势互补、链条对接,形成“低空经济”各具特色、相互支撑、一体发展的良好局面。
最后,深圳要积极鼓励业态创新,让“低空经济”成为展现深圳魅力一张名片。当前,深圳正积极提升城市魅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鼓励“低空经济”开展城市观光、极限运动、商务交流等业态创新,开发展现深圳魅力更多应用场景,让“想飞”的消费者在深圳圆梦,可以为深圳树立一批顶级消费地标项目。总而言之,“低空经济”在深圳大有可为,深圳经济社会也可乘着“低空经济”之势迈向更高、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