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要闻

深圳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科技创新教育体系 创立先行示范科创育人城市生态

2023-08-25 08:33 来源:深圳晚报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大学“水利万物”项目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上以绝对优势夺冠。

深圳新闻网2023年8月25日讯 龙岗区万人科技节活动现场,学生们在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意,探索科技的魅力。

拥有27项国内外专利、1项国际PCT专利、6项授权使用新型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在手的项目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近日,深圳大学“水利万物——中国水利工程智能监测领航者”项目,在近期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上,以一定程度的知识产权壁垒和充分的核心技术保护,让其以领先亚军195分的绝对优势获得冠军。

这个夏天,不光深圳大学生在赛场上星光耀眼,中小学生在科创赛事上也捷报频传。在2022-2023年度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总决赛上,深圳学子共斩获14项金奖、31项银奖、70+项铜奖,以及评审组特别奖1项、公益主题奖1项,晋级全球邀请赛赴美国参赛4项,成绩创历史新高。深圳大学生、中小学生在科创赛事上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深圳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深圳正着力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形成了科学布局、均衡发展、先行示范的科创育人城市生态。

让科创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效结合

深圳学子的科创能力究竟有多强?深圳市翠园中学学生设计的小小井盖,竟然可以通过水流速度判断汛情等级,还能在极端暴雨天气下发出强光;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VEX机器人社团设计、编程、搭建组装了一个农耕巡航机器人,它配备有太阳能供能系统、超声波定位系统、洒水装置、收纳瓶等部件,可以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自动运行,解决植被灌溉问题;中科附高高二学生今年暑假在最具权威性、专业性的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凭借优秀的无人机操控技术在近1.5万名中小学中脱颖而出,分别斩获个人空中侦察赛三等奖、模拟飞行(个人竞速赛)三等奖。

多年来,深圳市教育局专业建构科创教育课程体系,推进科创教育与学科教育的有效结合。在课程教学变革中,创造新的学科建设模式、教学实践模式。

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科学跨学科学习组长朱慧征介绍道,“学校专设科学教师和劳动教师,让学生将动脑与动手结合起来。通过学生项目式合作学习、教师持续性跟踪指导的方式,解决部分学生被动接受的惯性。”据悉,麓城外国语小学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大单元整合及文本重构,不仅帮助学生补充知识,更授以自主学习方法。

从文化类软件产品到助力残障人士便利生活的工具、推动绿色发展的城市设计,自2021年集团化办学至今,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的师生在三年内获得了19项发明专利。据悉,一直以来,明德对标前沿科技需求,依托各类创新实验室,开发了200多门跨学科融合课程。

为了培育一支高素质、能胜任科创教育的中小学科创教育教师队伍,2022年,罗湖区教育局率先建立了“中小学科创教育工作室”机制,首批已成立7个科创教育工作室。罗湖区教科院科创教育负责人宗艳介绍,通过充分发挥科创工作室主持人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来全面提高全区科技创新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多个工作室的成员已渐渐成长为区科创教育的中坚力量。

大规模多频次开展科创赛事活动

在“双减”背景下,赛事活动是学生校园学习的有效延伸。近年来,深圳市教育局联合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在全市范围内整合优质科技创新教育资源,协同开展了深圳学生创客节暨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追梦营等系列活动。

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科协为做好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的选培工作,从2021年起就启动了“明日科创之星”的评选和认定工作。获得科创类省级一等奖以上的学生才有资格申报。目前,已有805名深圳学生被认定为深圳的“明日科创之星”(2021年321名,2022年484名)。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建立了“明日科创之星”英才库,活动现场,这805名学生正式入库。

深圳各区(新区、合作区)的科创活动也是遍地开花。龙岗区用科技周、科技节和科技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打造充满科技趣味的“快乐星球”。目前,龙岗区95%以上的公立学校都举行了校园科技节活动,参加科技活动的中小学生达百万人次。学生们在接触科技、运用科技的过程中爱上科技,大大激发了学习热情,也培养了科学探索和创造能力。罗湖区整合各类中小学科创竞赛活动,建设中小学科创教育竞赛与活动管理平台,形成系统、规范的活动体系。

科教机制创新 城市科技资源加持

深圳正举全市之力,推动科创教育发展。

这个暑假,南山区有一群少年在行业专家的带领下,深入科技企业、科研院所,探究式学习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主题课程,并体验高科技产品的应用场景。近日,他们探访了深圳首个“国字号”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学生们在科研人员带领下,进入深圳市首个诺贝尔奖实验室——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近距离接触我国自主研发并投入量产的核磁共振仪器,感受硬核科技改变生活的可能性。

深圳,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科技资源。深圳市教育局通过加强学校与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等合作,让越来越多的学子走出校门,见识广阔的科创天空。

南山区教育系统与高校、科研机构、创新企业深化协同,通过重点打造100位科技创新教育导师、100门科技创新课程、100间科技创新实验室等工程,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立体化的科创教育体系。南山教育还积极开展“校外脑库”计划、院士专家进校园等,邀请科技领域的学者、业界精英等创新教育导师进中小学课堂。南山区还推动每所高中至少与一家区内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创新教育技术合作关系。据不完全统计,南山区现已从区级层面,与腾讯、大疆等高新技术企业共建了26个学生实践基地;成立了大学城实验学校联盟,与高校共享图书馆、师资等资源。

光明教育结合本区特色,致力于“科学+基础教育创新融合”,整合家庭和高校资源,研发大中小学一体化科创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出一条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紧密“耦合”的新路。随着光明科学城发展和深圳“北拓”战略推进,一批重大科研机构、企业集中入驻光明科学城。光明区鼓励学校充分利用家长的科研资源,邀请不同行业的家长走进学校,以“科普光明、科学生活”为主题,开展“家庭趣味科技秀”优秀科普微视频征集评选活动,家校共育推动科学教育。

近年来,从《深圳促进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到《深圳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行动计划(2022-2025年)》,深圳以顶层规划布局科创教育。在深圳,科创精神的挖掘不仅在科创赛事活动中,更在深圳教育日常的成长沃土里。

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教育一直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深圳已然形成了完整的创客教育生态,树立了深圳科创教育的行业标杆,形成了城市科创教育生态的深圳做法和经验。(王宇 张婷)

[编辑: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