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都”城市概况
设计之都——柏林:
2006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德国柏林的认定,让柏林成为欧洲第一座加入“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联盟”的城市。柏林自此可以将“设计城市”的桂冠骄傲地戴在自己头上。
“柏林以它的实力证明了自己在设计领域的成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产业处处长米拉格罗•德•高拉尔在评价这次任命时说,“站在不同背景和历史的十字路口,柏林的设计传统和当代创意影响到了整个国家和国际相关领域的运作。”
得知这个认定之后,柏林市长哈罗德•沃尔夫非常高兴:“这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重要的国际声誉,也让所有居住在这里的创意工人、老师们感到光荣。近年来我们看到了创意科技长足发展,成为不可低估的经济要素。
柏林在许多不同的设计领域都呈现出了它的重要性。整座城市大约有11700人在时尚、产品及家具设计、建筑、摄影以及视觉艺术等领域工作,大约6700家设计公司创造了15亿欧元的年产值。环境、空间和卓越的基础设施为创意产业和创新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计师、服装设计师、摄影师和建筑师找到了他们的艺术自由、办公空间和居住成本、网络、以及在设计方面的公共兴趣。
这座城市有那么多不同的文化事件,每天都有超过1500件在发生,“设计5月”“柏林摄影节”“时尚漫步”“柏林AGI大会”“内部动机设计研讨会”等都是该城市每年都会举行的主要创意活动,包豪斯博物馆、维特拉设计博物馆也让人们仰慕,这些极具竞争力的条件吸引了各个领域的创意人群和公司。此外,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其他主要欧洲城市为学生提供那么多设计方面的学习选择,约有5000名学生在学习相关专业。
设计之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和柏林一样,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也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设计之都”,只不过它在2005年8月24日就已经得到了这项荣誉。
通过公私协作,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设计行业成了当地经济推动的主要元素,这也影响到了整个国家甚至国际市场。
这座城市不仅发掘了它多样的经济增长潜力,其设计学科也成了整个拉美经济的带动力量。作为一个有着多元文化、历史以及种族的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需要发展具有多样性的创意产业,以带动整个南美大陆的设计工业。布宜诺斯艾利斯时尚、建筑、工业、城市设计的生成,综合了许多最新科技和专业知识,这是一座依靠设计发挥灵性的城市。
设计之都——蒙特利尔
2006年5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蒙特利尔“设计之都”称号。
蒙特利尔有两万多名设计师,聚集了魁北克省65.3%的设计师。设计业每年为蒙特利尔带来超过7.5亿美元的经济收益。设计业每年为整个魁北克省带来的经济收益约11.8亿美元,是全省文化产业中最大的一部分。市政府将设计作为战略核心,推出包括“商业设计蒙特利尔”在内的一系列市政计划。自2001年政府已投入710万美元在使设计融入商业和使魁北克设计延伸到国际国内其他领域,并成立了三个与设计相关的省级行政机构和一个联邦政府级机构。
自2003年起,该市资产在25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能将收益的30%用于设计,而资产在5000万以上的大企业,用于设计的比例则是15%。蒙特利尔有20所学院、4所大学,其中与设计相关的系或专业有6个。蒙特利尔大学还有3个与设计相关的研究席位,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也有2个相关席位。
蒙特利尔有11项与艺术相关的重要活动,其中包括沙龙、国际电影艺术节和各种展览,如蒙特利尔艺术博物馆的艺术展、蒙特利尔国际国内艺术展、蒙特利尔时装周、设计月和商业设计蒙特利尔等。另外还有9个组织机构,包括艺术与技术协会(SAT)和蒙特利尔遗产局等。蒙特利尔有11个专业协会。蒙特利尔有6大设计研究机构,包括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艺术中心、加拿大建筑中心(CCA)、蒙特利尔艺术博物馆和蒙特利尔设计研究所(IDM)等。
设计之都——名古屋
2008年10月16日,名古屋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设计之都”称号。
名古屋 (Nagoya) 是爱知县首府,是日本第四大城市,位于本州中部,外临伊势湾,是日本东西交通的重要地带,因介于东京和古都京都之间,亦称“中京”。该市是中部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260万。
名古屋始建于16世纪,后废置。1610年,德川家族第一位将军在此建立巨大城堡。后发展成为东海地区最大城市,明治时代初人口已达13万。1889年设市。1886至1900年东海道干线(东京-名古屋-神户)、关西干线(名古屋-大阪)和中央干线相继通车,1907年又开港通商,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起重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日本飞机工业中心。1945年因空袭该市遭到破坏。二战后重建,沿海地区建起许多大工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市街道宽阔 ,以“百米大街”(宽100米,长3000米)最为著名),是全国城市规划的典型。市中心为商业区。西南部和北部为工业区。住宅区则分布于地势较高的东山、丘陵及其周围台地地区。西部的庄内川东岸与东北部守山区为新住宅地。旧城内为行政机关所在地。
名古屋是一个历史风味浓厚的古都。日本有名的三大英雄豪杰人物-织田信长、丰田秀吉、德川家康皆是出生在名古屋。名古屋古城、德川美术馆等皆是古时所建。名古屋每年有五个重要的祭典,分別是每年二月的“国府宮裸体祭”,七月二十日 的“名古屋港祭典”,八月上旬的“名古屋城夏日祭”以及十月中旬的“乡土英豪游行”。
名古屋商业繁荣兴旺,是全国三大商业批发中心之一,有许多大商业企业,如该市的爱知丰田汽车销售公司和松板屋百货公司等,是全国驰名的大商业企业。市内绿荫夹道,鲜花吐芬。名古屋港湾隐蔽,不受风浪影响。市内有许多铁路干线和公路干线通过,旅游业较为发达。它是综合性的大工业城市,纺织业和造船业非常发达。传统家庭手工业兴旺,所产景泰蓝和濑户陶瓷驰名全国。名古屋还有众多的娱乐中心、购物中心、博物馆、会议中心。
名古屋人文及历史文化深厚,却自然地与摩登的高楼大厦相契合,整齐的街道中到处可以看到设计完善的林阴大道、干净的市区、充满朝气的人群,皆透露出欣欣向荣的气氛,又有「白色之街」的美名。1989年曾举办盛大的世界博览会,使市区的建设和规划又更加的完整。
设计之都——神户
2008年10月16日,神户和名古屋一同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设计之都”称号。
1973年,神户提出了时尚之都的构想。为此,神户市开展了一系列的努力,如在神户港周围建造“时装城”;在六甲地区建设服装批发市场和服装美术馆;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宣传神户时装,培养服装设计师和制作工匠等。可以说,神户市正在向时尚之都迈进。进入2006年,神户对于打造时尚之都又有了更具体的举动。一方面,成功举办了第8届神户时装周;另一方面,神户还提出了“聚会城市”构想。
神户时装周是日本规模最大的时装发布会之一。2006年秋冬发布会于2月25日和3月5日分别在神户服装市场和太平洋横滨等两个会场举行,主题是“时装连接两个港口城市”。神户时装周在日本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第8届神户时装发布会的门票早早销售一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6000人,光顾横滨会场的专业人士也超过400人。据介绍,举办方还计划今后在上海设置分会场。
为了振兴当地服装产业,神户时装协会在2006年还推出了“PartyCity(聚会城市)”概念,希望能够营造频繁举行聚会的环境,融合当地服装、鞋帽、珍珠饰品、副食品等带有神户特色的产品促进服装产业的发展。提出聚会城市概念后,时装协会将呼吁零售店和制造商举行各种形式的聚会,通过产业界的共同努力改变人们的着装意识,促进时尚之都的建设。
聚会城市项目的具体做法是,聚会的举办方向时装协会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时装协会为聚会提供各种服务,比如印制宣传册、在媒体上刊登广告、介绍知名时装模特参加聚会、提供来自赞助商的礼品,以及利用时装协会的各种关系为举办方提供停车、保安、会场等方面的服务等。
对当地人来说,最喜爱用浪漫来形容神户。正因如此,日本人渴望的生活轨迹一般是———在东京起步、在大阪赚钱、然后最终到神户定居。